详细内容
主题:“侠之大者”的风范  

(云 何(摘录)  2000-12-28 0/6880/75)

我要发言
过客名册
送给好友
副题:看看金庸老先生是怎么说的?很精辟!!真不愧是我的偶像!!来看看吧~金庸的原话
内容:
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“ 侠 之 大 者 ”的 风 范



    世界上的哲学家归纳人生,最后总会发现人生其实很痛苦,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。释

迦牟尼讲生、老、病、死,都是痛苦的,佛家还提到“怨憎会”,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老

是如影随形跟在旁边,分也分不了,这是一种痛苦;还有“爱别离”,和自己亲密的人分

离也是痛苦;还有“求不得”,想得到的东西,最后总是得不到,想研究某种学问,老是

弄不懂,想考那个大学考不进去;做生意想赚一笔钱赚不到;想发展很好却不成功,总之

世界有很多事情求不得,因为求不得而有痛苦。

    我们知道,佛家解决的方法是得智慧,得智慧后,这些痛苦的事情就能解决,因为看

破了人生之痛苦无可避免。

    智慧与聪明不同,聪明可以解决小问题,智慧却能解决大问题,如果实在求不得,就

不要求他,不求就没有痛苦。中国人讲“人到无求品自高”,一个人如果不执著追求一件

东西,人品自然会高尚,想争取,自然要委屈自己,到了什么都不追求的境界,人品也就

清高、逍遥自在。要达到这种境界,当然要有很大的智慧。过去也有人问我想当中国历史

上的那两个人?我说我想当范蠡和张良这两个聪明人,他们建立了很大的功业,但后来成

功后功成身退,也不贪、也没做什么大官,带著漂亮老婆逍遥自在,这种人很难得。

    张良了不起,但有朋友认为范蠡更了不起,因为他带最漂亮的女人走了,不当官后,

变成陶朱公做生意,发大财,听起来是很理想的人生。但这种想法其实是很自私的,一切

的欲望都满足了,对别人却没什么帮助。范蠡除了帮越国把吴国灭掉这个大贡献外,便无

其他,张良总还帮刘建立起汉朝──也许这两个有智慧的人基本上都很有成就,但贡献有

别。谈到武侠,我认为武侠小说应该正名,改为侠义小说。虽然有武功有打斗,其实我自

己真正喜欢的武侠小说,最重要的不在武功,而在侠气──人物中的侠义之气,有侠有

义。台湾流行崇拜关公,关公的武艺高强没有话说,但他真正受人崇拜,还在于他讲义

气,所以民间社会称他关公,他的地位和帝王爷同高。义气在中国社会中是相当重要的品

德,外国人和亲朋好友讲LOVE,中国人讲情之外,还讲义,所以要有情有义,单单有情是

不行的。做生意谈不成,没关系,彼此之间的“义”还是在的,所谓“买卖不成仁义

在”。武侠小说不管任何情况,这个“义”是始终维持的,历史人物或武侠人物,“义”

都是很重要的批评标准。外国人问我,“侠”的定义是什么?因为外国人总认为,所谓

“侠”只要效忠于某一教会、某一组织,这样道德便很完美,但中国人的“侠”,包括毫

无目的的帮助人家,可能还会牺牲自己。我写的武侠小说中,有的自认武功第一,但一心

要找人比武、把人打死,这种人无所谓侠不侠的,也不过是想先得到名誉与地位。与人比

武争天下第一不见得是坏事,但也不见得是好事。有人为了朋友,找人报仇,满足自己一

种报仇的心理不坏,但却也不算好事。在我看来,真正侠义的行为,是自己没什么好处可

得,也可能会牺牲自己的生命,要为国为民,这也就是“侠之大者”的风范。